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一项重要工作。
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一项重要工作。
红色资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史,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宝贵财富。
文化体验作为贯通抽象理论与现实生活的桥梁,能够深化理论认知、激发情感共鸣、促进知行合一,让思政课突破单向讲授的局限,让抽象的理论在可感可知的文化场景中自然流淌。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性、战略性工程,必须坚持在强化政治建设、提升专业能力、推动协同育人、健全评价体系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思想素养、专业能力与育人水平。
如何将红色文化嵌入职业院校的思政教育中,对其进行充分挖掘、合理运用,需要从长效机制、教育价值、课程融入、师资建设、校园文化多重维度进行思考。
高校思政课是实现这一中心任务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将思政课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建设,有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党校工作面临诸多挑战,研究这些挑战并提出策略,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从思想立魂、成就塑魂、文化凝魂三个层面明确了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时代要求,为科学把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内在规律提供了根本遵循。
将红色文化系统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既是拓展教育资源、提升教学实效的创新探索,也是培养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的重要举措。
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要善用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