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大思政红色教育培训基地

革命圣地的时代新使命
坐落于太行山东麓的西柏坡,作为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指挥中心,其历史地位不言而喻。西柏坡大思政红色教育培训基地自2019年成立以来,依托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已累计接待学员超过12万人次。基地通过数字化展陈技术重现中共中央旧址场景,配合专业讲解团队的深度解读,让学员身临其境感受”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历史脉搏。
三维立体教学体系构建
基地独创”场景还原+角色扮演+理论研讨”三维教学模式,开发出28门特色课程。在模拟作战指挥室,学员可参与战略推演;在农耕体验区,通过纺线、推碾等劳动实践感悟艰苦奋斗精神。2022年与中央党校合作研发的《西柏坡精神与新时代赶考路》专题课程,已纳入河北省党员干部必修课程体系。

燕赵文化的深度融合
基地深度挖掘平山民歌、井陉拉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地方特色艺术形式融入思政教育。特别开发的《红色戏剧工作坊》通过编排革命题材情景剧,让学员在艺术创作中深化理论认知。2023年新落成的燕赵文化长廊,集中展示200余件红色文物复制品,形成时空交错的沉浸式学习空间。
智慧化教学平台创新
基地投入使用的VR党史学习系统,可模拟七大会议现场等12个历史场景。通过5G+AR技术打造的移动课堂,学员可实时获取革命旧址的增强现实信息。2023年数据显示,采用混合式教学后,学员理论掌握度提升47%,实践应用能力提高62%。

产学研协同发展模式
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的实践基地,年均产出研究成果20余项。开发的《红色资源转化评估模型》获评2022年全国思政教育创新成果奖。通过”教育+旅游+文创”的产业联动模式,带动周边6个村落发展红色民宿集群,形成独具特色的红色经济生态圈。
新时代的精神坐标
西柏坡大思政基地的创新实践,为红色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通过持续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技术应用、强化资源整合,正逐步发展成为辐射华北地区的重要红色文化枢纽。2024年启动的”红色基因传承工程”,计划培养千名专业讲师,让西柏坡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