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引领力提升的文化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这一论断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提升高职院校思政引领力,是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关乎文化传承、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长远发展。

详细内容 →

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向“精准化供给”转变

思政课之“大”,根本在于格局与视野之宏大,核心在于构建一个多维时空协同育人的生态系统。它要求突破传统课堂的物理边界,将育人场域从学校延伸至家庭、拓展至社会,打通学段壁垒、融通校内外资源、贯通理论与实践,从而赋予“大思政课”以深厚的实践基础和广阔的现实宽度。

详细内容 →

红色文化融入 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策略研究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之际,依托党建引领的力量推动工作,既能保障发展方向,还能有效强化党组织的凝聚力量。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以思想引领力、组织活力以及组织影响力三个方面为切入点,探索怎样深化党建引领,推动红色文化融入基层党组织建设。

详细内容 →

用好红色资源 打造立体化育人模式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学校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阵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能够为培育时代新人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详细内容 →

红色文化资源在党校培训中的价值与运用

党校培训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思想教育和理论培养的重要途径,对于加深学员思想认知具有重要意义。在党校培训的过程中,红色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资源,它凝聚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具有突出的历史传承、思想教育、党性教育作用。探究红色文化资源在党校培训中的应用价值和路径,对于提升党校培训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深入剖析了红色文化资源在党校培训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了加强资源开发、优化教学模式和构建长效机制等策略。

详细内容 →

“党建+文化”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析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其现代化水平直接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整体进程,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与长治久安。当前,我国社会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基层治理也面临着主体多元化、诉求复杂化等新挑战。一些传统的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探索更具包容性、引领性和内聚力的治理新范式。

在此背景下,“党建+文化”模式应运而生,成为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实践方向。该模式并非党建与文化的简单叠加,而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度融合,通过文化的力量凝聚共识、浸润人心、化解矛盾、规范行为,从而以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的文化滋养、多元共治、社会有序。

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