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时代新人——探访西柏坡思政培训基地
本文深度解析西柏坡思政培训基地作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的独特优势,详细介绍其红色教育实践模式、特色课程体系及创新师资培养方案,为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专业发展参考。
作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西柏坡思政培训基地承载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这座坐落于革命圣地的研修基地,通过沉浸式教学与理论实践深度融合,为全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专业化的成长平台。
一、红色沃土孕育思政教育新高地
西柏坡作为中国革命胜利前夕的指挥中心,现存中共中央旧址、七届二中全会会址等23处革命遗迹(来源:河北省文物局)。基地依托这一独特资源优势,开发出”行走的思政课”教学模式,让学员在历史现场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2022年统计数据显示,基地年接待研修教师突破1.2万人次,培训满意率达98.6%(来源:教育部思政司年度报告)。

二、三维度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基地课程体系包含理论研讨、情境教学、实践演练三大模块。其中”西柏坡精神解读”系列课程采用专家讲授与分组研讨结合的模式,邀请中央党校教授团队定期驻点授课。情景再现课程通过VR技术还原”两个务必”诞生场景,配合实物展陈打造立体化教学空间。
三、师资培养的实践创新模式
基地建立”双导师制”培养机制,为每位参训教师配备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典型案例教学库收录200余个思政教学案例,涵盖不同专业领域的课程思政融合方案。2023年推出的”红色教育师承计划”,已培养出省级教学名师36人,建设示范课堂82个(来源: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
西柏坡思政培训基地通过构建”历史资源+现代技术+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研修体系,为全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搭建起专业成长平台。其特色课程体系与创新培养模式,正在引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方向,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持续注入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