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学子京城研学记:一场跨越千里的民族团结实践课

2025年9月,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组织高三藏族学生开展为期四天的北京"京彩"主题研学活动。这场精心设计的文化之旅,将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实践与历史文化探索完美结合,为雪域高原的学子打开了认识祖国的新窗口。

  2025年9月,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组织高三藏族学生开展为期四天的北京”京彩”主题研学活动。这场精心设计的文化之旅,将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实践与历史文化探索完美结合,为雪域高原的学子打开了认识祖国的新窗口。

  ‌凌晨3点的爱国课

  研学团队在第三天凌晨12:30启程,经过周密组织,全体师生于破晓前抵达天安门广场。当五星红旗在5:04分伴随朝阳冉冉升起时,许多学生眼含热泪。随后的《缅怀先烈·矢志报国》现场教学中,来自玉树的才仁卓嘎同学在研学日记中写道:”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我真正理解了课本上’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句话的分量。”

  ‌穿越六百年的文化对话

  在故宫博物院,学生们通过《六百载紫禁宫城·叹精绝智慧结晶》主题课程,系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智慧。研学导师特别设计了对比环节,将布达拉宫与故宫的建筑特色进行对照讲解,引发学生热烈讨论。来自那曲的次仁多杰惊讶地发现:”原来藏式建筑的边玛墙与故宫的红墙有着相似的气候适应功能!”

  ‌长城上的成长礼

  居庸关长城攀登成为检验团队精神的实践课。尽管部分同学出现高原反应,但在互助下全员完成挑战。带队教师格桑德吉表示:”当看到孩子们在长城上自发唱起《我和我的祖国》时,我们知道这次研学的目标已经实现了一大半。”

  ‌科技与红色教育的深度融合

  航空博物馆的《翱翔蓝天·探秘航空》课程让学子们触摸到祖国航天事业的脉搏;而在香山革命纪念馆,《将革命进行到底》主题展则通过沉浸式影像技术,再现了党中央”进京赶考”的历史场景。这种将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教育内容结合的方式,极大提升了教学效果。

  ‌细节之处见匠心

  整个行程的食宿安排既考虑民族饮食习惯,又注重营养均衡。菜单特别避开了藏族饮食禁忌,同时保留川菜元素满足学生口味。安全管理方面,采用”应急联系卡+小组长负责制+班主任抽查”三重保障,确保活动全程零事故。

  此次活动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实地研学,让少数民族学生深度感受祖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行走的课堂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据悉,返校后学生们将完成专题研学报告,学校还计划举办摄影展和分享会,扩大活动影响力。

【如您详细了解关于大思政教育培训相关信息,可联系老师:15510480752(同微信)】

Emory Rowland

关注我们

关注西柏坡大思政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官方公众号,了解实时最新基地动态!如果您更快更直接的了解学习培训课程、路线、费用等详细信息,您可以直接连接主职老师:15510480752(同微信)